關於我們

 

緣 起

目 的

聯絡方式

相關連結

 
緣 起

「弘鶯陶」就是弘揚鶯歌陶瓷產業活動的名稱。鶯歌鎮舊時稱為「鶯歌石莊」,鎮名源自於鎮北山脈屹立一塊鶯狀石而得名。臺北縣鶯歌鎮志有如下的記載:「本鎮在清朝光緒年間名為鶯歌石莊,因北面山脈斜坡翠嵐屹立一大岩石,其形似鶯,古稱鶯哥石,清代改稱鶯歌石」。台灣光復後正式命名為鶯歌鎮。


本鎮位於大台北區西南方,大漢溪流經東南方,南為桃園台地,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坡形而下,全鎮平地不到三分之一。清朝時,大漢溪的水量非常豐沛,是淡水通往三峽的主要水道,交通頻繁、江帆片片,曾蔚為有名的「大嵙崁溪帆影」美景。如此便捷的交通系統,加上鶯歌本地出產陶土,及鄰近大都會的臺北最佳腹地,造就鶯歌成為『臺灣的景德鎮』美譽,更於民國八十一年達到八百家的勝境。


曾幾何時鶯歌的現在已經僅存二百家不到的聊況。
鶯歌的陶瓷史

鶯歌的陶瓷主產創始於清嘉慶九年(一八0五)。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磁灶人吳鞍於當年到了鶯歌大湖兔子坑(桃園縣龜山鄉兔子坑村),見到桃園台地山麓的黏土適合做陶,因此開創窯業。後來因為漳州及泉州人爭鬥,因此移到崁腳(大湖)地方。咸豐三年(一八五三),又因同樣的紛爭轉到現在的尖山埔。此時族人吳岸、吳粟也來到鶯歌,加入他的窯業,使得吳姓陶業旺盛起來。

早期鶯歌的窯業中心在尖山埔街,為家族式的生產結構,勞力方面,除家族成員之外,大多為當地的臨時工,以農村副業的形態生存。生產規模小,產量有限,但靠著便捷的水陸交通網,也能使產品銷售台灣全島。不久陶器工廠漸多,年產量高達六萬圓,然而產品流於「粗製濫造」。此時已有小部份合股營業的現象,因而有產業組合的出現。



一九二一年(大正十年),產業組合法通過之後,組織「尖山陶器組合」,將陶業的經營管理合理化,福建籍職工及助手也得以學習製陶技術,因此鶯歌的窯業才得以擴展。這種組合得經辦信用、販賣、利用等四種業務,而使得一九二九年以後鶯歌成為台北州主要陶瓷主產地。


一九三一年以後,日本在台灣推動「「工業化運動」,鶯歌也參與發展,因此在傳統的廚房用具粗陶生產之外,也增加了工業用產品的開發。到日據後期逐漸引進資本化、專業化與機械化的生產方式,使得窯業生產自傳統走向現代化。加上鶯歌本地出產陶土,交通系統便捷,及鄰近大都會的臺北作為腹地等,光復後已成為臺灣陶瓷的工業中心。


根據統計,光復初年鶯歌的陶瓷工廠大人小小共有三十家左石,舊式的純用手工的工廠與新式的用電力機器的工廠並存,民國五十一年,臺灣陶瓷在美國參加(國際博覽曾),因此打開陶瓷外銷局面。自是工廠數目逐漸增加。使鶯歌開始突出成為臺灣陶瓷生產的中心而被譽為『臺灣的景德鎮』。


民國五十七年,政府禁止燒生煤,北投地區因這個理由遷到鶯歌,鶯歌工廠迅速向鎮中心以外地區發展。民國六十八年,第二次石油危機衝突之後,業者逐漸重視能源的節約及降低生產成本。紛紛自西歐各國引進新式自動化窯爐設備,便得產業技術及產房設備又邁進一個新的階段。民國八十年,開始有天然瓦斯的供應,便利爐窯的操作,大型建材瓷廠因應建立,使得窯業更加茁壯。


民國六十九年後因臺灣經濟起飛,而使工廠數直線上昇。其中,日用陶、建築、裝飾藝術陶瓷的成長速度頗一致,皆逐年緩慢成長,而建築陶瓷的工廠數及增加數僅次於日用陶瓷,使得鶯歌成為臺灣日用陶瓷及建築陶瓷的主要供應地。民國七十三年左右,受到興盛於臺北的工作室現代陶藝的影響,導致新式創意性陶瓷產品的增加。到了民國八十一年,登記有案的大小工廠約有八百多家。



鶯歌的所謂陶藝產品,起先是由對現代陶藝有興趣的個人生產。後來在商業化之後被工廠大量生產以賺取利潤,而使其由高級的藝術欣賞轉變為平民化的需求。實際上,目前在鶯歌從事陶藝工作者的類別很多,有與商業密切結合的生產者,更有不少認真地在陶藝創作上追求精進的陶藝工作者,對鶯歌的陶瓷產業發展都有極大的貢獻。



弘鶯陶的信念由弘鶯陶創意執行發展中心執行長林金德先生創始,2009年四月積極展開,同年十月廿四、廿五兩日舉辦2009-10創意造刑研習班為第一次活動甚是成功,已陸續在此報導,敬請共相盛舉.